大平台全新升级 大品正规官网 房卡 欢迎咨询 专注十年老店!!!
美西和美东航线运价分别上涨31.9%和16.4%。
中美贸易冲突升级与关税波动,再次打乱了人们的预期,影响了外贸商品出运节奏。
近期,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延续反弹行情,运输需求总体平稳,远洋航线市场运价走高,带动综合指数上涨。10月17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1310.32点,较上期上涨12.9%。
其中,上海港出口至美西和美东基本港市场运价(海运及海运附加费)分别为1936美元/FEU(40英尺集装箱)和2853美元/FEU,分别较上期上涨31.9%、16.4%。
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周度报告分析称,近期,美方出台多项措施,其中美对华造船等行业301调查及限制措施的实施影响了全球供应链稳定,造成贸易成本上升。相关措施令中美贸易的前景面临严峻的考验,但短期内可能再次产生“抢出口”效应。
美国宣布自10月14日起,对中国拥有、运营或建造的船舶,以及外国建造的汽车运输船,在进入美国港口时征收新的港口服务费。
中国迅速反制,宣布将于14日同一天开始向美国船只收取特别港务费,并对稀土相关物项及技术实施新的出口管制。
10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宣称自11月1日起将对中国加征100%的关税,并对全部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同时考虑使用所有可能的出口管制措施。随后,特朗普态度有所缓和,但加剧的不确定性使全球金融市场措手不及,也不可避免地干扰了国际客商下单节奏,有些紧急的订单抓紧抢出,为可能延长的运输周期预留更多的时间,有些则愈加谨慎。
国际货代巨头德迅相关人士认为,美国对华再加关税未官宣也未形成具体执行细则,因此目前市场普遍持观望态度,尚未引发实质性的行业震荡。对于可能出现的“抢货潮”,从操作层面看,以11月1日为到港日期来算,美西方向追加订单以避开新税的可能性较低,美东方向也几乎没有操作空间。因此客户在实际操作中面临时间与物流限制,难以有效规避潜在关税。部分客户可能更多选择观望并密切关注政策的最新动态。整体来看,市场情绪仍偏谨慎,企业需持续关注政策走向并做好应对预案。
提供海外仓服务的万邑通集团副总裁汪思杰此前告诉第一财经,今年四季度的旺季,海外客商的备货量相对正常,关税基本没有给出货量和利润率带来太大的影响,提高的成本大部分通过价格调整转嫁给了美国消费者。
2025年以来,中国对欧美的出口出现较为明显的分化,9月中国对美出口减少27%,自4月以来连续6个月出现负增长,而对欧洲出口的改善继续成为出口市场的主要增长动力。
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9月我国对欧盟出口同比增长14.2%,创3年来最大增速;前三季度,我国对欧盟出口同比增长8.2%。
受益于需求增长,上海航运交易所的数据显示,10月17日,上海港出口至欧洲基本港市场运价(海运及海运附加费)为1145美元/TEU(20英尺集装箱),较上期上涨7.2%。地中海航线的市场行情与欧洲航线基本同步,市场运价继续上行。
波斯湾航线、澳新航线和南美航线均因需求稳定而呈现增长。10月17日,上海港出口至波斯湾、澳新、南美基本港市场运价(海运及海运附加费)较上期分别上涨28.0%、13.1%和8.7%。
额外的港口费将如期执行,不过船公司普遍承诺将自行吸收相关成本,不会向客户额外收取附加费。上述人士提出,近期主要船公司陆续推动GRI(一般性运费上涨)计划,但后续运价能否维持仍需视市场接受度而定。
德迅集团首席执行官博思帆近日对第一财经表示,海运物流是公司最大的业务板块,今年上半年公司的集装箱运输量同比增长2%。一方面是因为聚焦于高增长行业领域,如生鲜易腐品、半导体及云计算基础设施(尤其是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板块),另一方面得益于在亚洲尤其是中国市场的强大网络布局,使其能够有效支持中国品牌和制造商的全球扩张。不过,受到汇率波动和贸易不确定性等影响,德迅集团在业务量上涨的同时,面临较大的利润压力。
玩法详解:
2、打开添加微信客服【59722633】
注意事项: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公司全球化布局,全球几大基地产能如何?收购的Ac公司有那些全球客户?
光弘科技(300735.SZ)10月18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公司在印度共有3个制造基地,每年可以生产近3000万部智能手机或同类产品。公司在越南的基地,占地面积20万平米,可以容纳15000名员工,完全达产后每年可以生产数千万台各类智能电子终端,目前越南基地在加紧一期厂房建设的同时购置了新的土地,以满足激增的客户需求。公司最新收购的AC公司在法国、墨西哥、突尼斯设有4个制造基地,总员工近2000人,年产值超过4亿欧元,拥有法雷奥、雷诺、施耐德、通用电气等知名国际客户。
北京时间10月15日晚间,苹果悄然在线上推出一系列新品,包括M5芯片、MacBook Pro、iPad Pro和Vision Pro。MacBook Pro、iPad Pro和Vision Pro都换上了新的M5芯片,此次推出的新款MacBook Pro、iPad Pro和Vision Pro都是10月17日起接受预购,10月22日发售。从新品的配置看,苹果还在继续铺开自研基带芯片C1X和无线通信芯片N1的使用。
以MacBook Pro为例,更新后的苹果网站上,14英寸的MacBook Pro提供了M5、M4 Pro和M4 Max三种芯片选项,M5的CPU和GPU核数量相对较少,搭载M5的MacBook Pro售价也较低。
据苹果介绍,M4 Max仍是苹果迄今最强大的笔记本电脑芯片。不过,新款M5芯片在AI性能等方面,表现还是明显超过上一代M4。M5芯片采用第三代3nm工艺,GPU的AI峰值计算性能是M4的4倍以上,总体图形性能比M4提升了最多45%,M5的多线程性能则比M4提速最多15%。M5采用下一代10核GPU,每个内核都有一个神经加速器。
苹果介绍称,M5采用了为AI和图形性能优化的新一代GPU架构,依托M5,新款MacBook Pro、iPad Pro处理AI工作流可明显提速。苹果硬件工程高级副总裁John Ternus表示,M5标志着Mac的人工智能表现有了一个重大飞跃。
Vision Pro和iPad Pro换上M5芯片后,性能也有所改进。2024年上市的Vision Pro采用M2芯片以及全球首个空间操作系统visionOS。此次Vision Pro更新了芯片,系统也更新为visionOS26。苹果称,采用M5的Vision Pro在micro-OLED显示屏上渲染的像素数增加了10%,刷新率最高120Hz,AI驱动的系统体验运行速度提高了50%。
苹果称,搭载M5后,iPad Pro的AI性能也有所提升,AI性能相比搭载M4芯片的iPad Pro提升了最高3.5倍,3D渲染速度相比前代最高提升了1.5倍。与搭载M1的iPad Pro相比,新产品的大语言模型提示词处理速度最高提升了5.6倍。
苹果最主要的自研芯片包括面向iPhone的A系列和用在MacBook、iPad、Vision Pro等设备上的M系列。苹果还在继续补足芯片能力并铺开自研芯片的使用,不仅包括继续迭代M系列芯片,还包括铺开R1、N1和C1X芯片的使用。
2023年,苹果发布负责数据传输处理的R1芯片,该芯片搭载在了2024年上市的Vision Pro中,此次新款Vision Pro继续使用R1。今年9月,苹果发布自研的无线通信芯片N1,这款芯片也搭载在新款iPad Pro上。
基带芯片方面,虽然苹果此前与高通达成协议,高通将为2024年、2025年和2026年苹果推出的智能手机提供5G基带芯片,但今年2月,iPhone 16e首发了苹果自研5G基带芯片C1,在该机型上替代了高通的基带芯片,苹果在基带芯片自研的路上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今年9月,苹果又推出了自研5G基带芯片C1X,这款芯片和M5一同搭载在了此次更新的iPad Pro上。苹果称,相比搭载M4芯片的iPad Pro,新款iPad Pro的蜂窝数据传输速度最高提升了50%。
苹果的手机产品中,iPhone 16系列中除iPhone 16e之外,还在使用高通的基带芯片。今年推出的iPhone新品中,iPhone Air已使用苹果自研的N1和C1X芯片,iPhone 17和iPhone 17 Pro、iPhone 17 Pro Max还在使用高通的基带芯片。但随着苹果自研的基带芯片搭载在此次更新的产品中,自研基带芯片的使用有望加速铺开。
此次苹果新品推出正值苹果CEO蒂姆·库克(Tim Cook)访华并增强与中国市场的关系。10月13日,库克现身上海泡泡玛特相关巡展,与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互动。10月14日,库克探访上海莉莉丝游戏公司。10月15日,库克现身北京将府公园,与开发者散步并交流。
据工信微报消息,10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乐成在北京会见库克,双方就苹果公司在华业务发展、加强电子信息领域合作等议题进行交流。李乐成表示,希望苹果公司继续深耕中国市场,积极参与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与中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发展。库克表示,将继续加大在华投资,进一步提高对华合作层次和水平,实现互利共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