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平台全新升级 大品正规官网 房卡 欢迎咨询 专注十年老店!!!
中新社北京10月19日电题:“我一辈子,只是做了中国人该做的事”
——女儿忆台籍抗日女战士杨美华
作者李百加让宝奎
1978年,中国妇女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台籍抗日女战士杨美华以台湾代表团副团长身份参会。会上,工作人员递来一封信,叮嘱她稍后拆阅,以免情绪激动,影响发言——这是一封经中国驻美大使馆辗转送来的家书,来自阔别近四十年的四弟杨静华。
“这是母亲来大陆投身抗战后,第一次与台湾亲人取得联系。”杨美华的女儿郭凡近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社专访时回忆,杨美华当时连连抚信,泪涌而出。这封跨越海峡的家书,也将母亲的思绪拉回动荡的童年。
1978年,中国妇女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杨美华(后排右一)以台湾代表团副团长身份参会。(受访者供图)
“先辈来自大陆”
1924年,杨美华生于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台湾高雄。幼时随母祭扫,她见墓碑刻有“祖籍福建漳州”。“外祖母告诉母亲,先辈来自大陆。”郭凡说,杨美华自此对故土生出朦胧向往。
彼时,雾社起义的枪声在她耳边打响,此起彼伏的文化反抗活动在街巷涌动。汉语遭禁,家族为保子女中文姓名与殖民势力反复周旋。杨美华凭优异成绩考入高雄第一高等女学校,并两度获推年级长,却皆因“台湾人”身份遭否。
种种不公,在她心底埋下抗争的种子。
1941年,杨美华赴日攻读牙科医学,在东京接触到马克思主义与大陆抗日刊物,彻底看清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本质。
她暗自立下誓言:“必须回大陆抗日,不做这事,心里就不踏实。”
从台湾少女到八路军战士
1945年2月,杨美华毅然踏上归途。当时,朝鲜海峡局势凶险,水下布满鱼雷,又常有飞机轰炸。熟悉航线的渔民再三劝阻未果,只得提醒:渡海需备三丈白布与一瓶白酒——落海时,白布裹身可防鲨鱼攻击,白酒则能抵御严寒。
她登上日本九州门的船,辗转朝鲜釜山港,换乘火车后又经三天三夜,最终抵达山东张店。虽旅途波折,多次遭遇空袭,但杨美华从未惧怕路程艰险。“母亲说,若途中牺牲,也算为国捐躯。”郭凡回忆。
8月20日,台籍抗日女战士杨美华之女郭凡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展示母亲旧照。中新社记者让宝奎摄
这份逆行的坚毅,并非只持续于渡海途中,而是贯穿了杨美华的抗战岁月。来到解放区,她最初从事医务工作;后因日语专长,被调至日军瓦解工作组。
写劝降标语、教育俘虏,协助八路军与日军谈判……抗战胜利后,杨美华曾以翻译身份辅助胶济线新店车站据点缴械谈判,也曾参与协助投降日军回国,见证不少日军临别时握手悔过。郭凡告诉记者,“作为台湾人,能以八路军战士的身份,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战斗,母亲感到非常自豪。”
抗战胜利后,杨美华又先后参与渡江战役、解放上海。1949年,她调至三野驻闽联络处工作,常登高眺望海峡对岸。她思念亲人,但并不伤怀。郭凡说,“母亲深知,团聚只是时间问题。”
“只是做了中国人该做的事”
1978年收到家书后,杨美华立刻提笔回信。不久,复信传来:“接到你的回信,全家大小都落下欢喜的眼泪……(母亲)若有知,一定也会替我们高兴的。她一直没放弃重见你的希望。”自此,杨美华与亲人联系渐密,多次跨海重聚。
杨美华与亲人的往来家书。(受访者供图)
步入晚年,杨美华笔耕不辍,常撰稿讲述台湾同胞的抗日壮举。在她看来,战时两岸同胞浴血奋战、保家卫国,是为民族独立。战后从事推动国家统一的工作,正是对这份精神的传承。
2017年,这位奋战一生的女战士安然离世,她手稿中的一句话,恰是其一生写照:“我一辈子,只是做了中国人该做的事。”(完)
玩法详解:
2、打开添加微信客服【59722633】
注意事项:
近一段时间,以2元面包店、10元快餐店为代表的平价商品和服务逐渐走红。这些平价小店填补了市场空白,回应了大众消费的需求,但如何在价廉的同时保证物美,考验着商家的能力。小店的低价平价策略能维持多久,还有待市场检验。
近一段时间,以2元面包店、10元快餐店为代表的平价商品和服务逐渐走红。借助社交媒体平台和网络的扩散放大效应,一些主打“超值”的平价小店生意火爆。
有业内专家表示,随着各种商品服务的升级和各色商业服务业态的更新,这些平价小店突出商品和服务的本质属性“去繁存简”,填补了市场空白,回应了大众消费的需求,但平价消费赛道要走下去并不容易。如何在价廉的同时保证物美,考验着商家的能力,小店的低价平价策略能维持多久,还有待市场检验。
近期以来,全国多个城市出现2元面包店,一批专门售卖低价面包的商店“抄底”面包市场,突然火了起来。
“这样的价位与动辄十几元到几十元一个的连锁品牌面包形成鲜明对比,我也期盼自家楼下能早日开一家2元面包店。”北京市民小何表示。
这些2元面包店一般分布在菜市场、小区、学校周边,店面不大,却受到不少消费者青睐。有店主表示,每天能卖出600个面包,去掉原料、人工、房租和水电费等成本,利润率在60%左右。
除了面包店,一些平价食堂、理发店、量贩零食店等也不断兴起。借助社交媒体和广告推销,一些商铺的生意呈现火爆局面。
在安徽合肥,原先给附近工地工人提供饭食的一家路边小食堂,由于饭菜种类多而且味道不错,热度不断升高,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就餐。“10元一顿,30多样菜可供选择,还有烤鸭、冬瓜排骨汤、里脊肉、蛋饺等‘硬菜’,真实惠!”前来就餐的市民表示。
低价理发店也在一些城市中流行起来。家住北京市海淀区的赵晟,去年发现小区附近有一家10元理发店后,再也没有去过别的理发店理发。“我留着平头,不用洗烫吹,理个发是很简单的事,没必要花几十元、上百元。去那些装潢很好的理发店,还要面对理发师软磨硬泡地推销办卡,10元理发店就不会。”赵晟告诉记者。
平价小店的走红,为平价消费逐渐火热提供了生动的注脚。近年来,从零售到餐饮,平价消费赛道日渐受到市场关注和青睐。尤其是在下沉市场,供给侧的平价商品和服务持续发力,有效撬动了市场,以平价咖啡、平价家居等为代表的县城、小镇“新业态”层出不穷。
“在县城,喝咖啡、奶茶的人多了起来。消费者不仅有年轻人,一些中老年群体也在尝试。”在陕西榆林开咖啡店的汤伟表示,2023年以来咖啡消费市场快速增长,尤其是在广大下沉市场,平价正是打开这一市场的一把钥匙。“我们把价位尽量定在10元以内,亲民合理,以便吸引更多顾客。”汤伟表示。
近年来,平价家居也受到推崇。在北京市通州区从事家居行业的樊涛表示:“以前很多家居品牌都走精品和高价路线,定位为城市中产阶级以上群体。但现在发现,刚毕业的大学生和普通消费者也有旺盛的消费需求,1000元以内的家居产品逐渐受到欢迎。”
“商家不能只盯着中高端市场,只有契合大众消费者的需求才能找到商机。”市场分析师王衡表示,近年来,国内消费升级势头强劲,但一些商家的“升级”跑偏了方向,只注重外在包装、概念新潮而忽视商品和服务本身。价格上去了,但销售未必得到提振,平价市场反而成了空白。
在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陈忠云看来,一些平价小店受到消费者青睐,反映的是消费者渴望消费向商品和服务的本质属性回归。“消费者买冰棍为的是消暑,去餐饮店吃的是口味、卫生。平价小店直接切中消费者关注的核心,不在包装上整花活,因此赢得青睐。”
平价消费能走多远有待观察
饿了么商家情报站分析认为,2元面包店有效填补了平价空白市场,但其走大单品路线、客单价较低,决定了其只能靠提高复购率维持生存。
北京市朝阳区一家量贩零食店的经营者对记者表示,由于客单价本来就比较低,未来竞争大概率还是会围绕着优势点位的占取展开。“谁能率先占据市场的核心优势点位,谁能建立更强大的供应链体系,谁能提升消费者的复购率,谁就能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此外,对商家而言,保持低价平价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家平价快餐店老板对记者表示:“要在保证‘快’和‘好’的前提下,还能做到足够‘省’,考验的是商家的综合能力。而且,市场始终处于变化之中,很多因素都可能对价格造成影响。”
对消费者来说,其对平价商品服务的长期接受度也需打个问号。北京市民王丹丹告诉记者,如果商品价格太低,人们会担心商品的品质。“低价可以吸引消费者,但不能为了低价完全不顾质量,特别是食品和餐饮,保障质量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市场监管部门一定要做好监督工作。”
王衡认为,平价小店要火下去比火起来更难。“很多消费者刚开始图个新鲜,但如果商品质量严重下降、服务水平降低,加上店面越开越多,竞争激烈但市场并没有相应扩大,有可能就不那么火了。为此,商家必须要有应对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