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平台全新升级 大品正规官网 房卡 欢迎咨询 专注十年老店!!!
专题: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首届绿色产业与可持续消费博览会
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于10月16日-18日在上海市黄浦区世博园区召开。苏商银行董事长黄金老出席并发表演讲。
黄金老详细阐述了该行在ESG领域的实践成果,强调苏商银行定位“社会主义银行体系的有益补充”,聚焦主流银行不能做、不愿做的业务,以数字技术为支撑,在社会责任、绿色金融等领域形成特色优势。
“我们的核心服务对象是小微企业与普通消费者。”黄金老介绍,苏商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占比长期保持在35%,服务的核心优势在于便捷——客户可在线办理业务,交易成本低,支持随借随还,且无交叉销售,仅提供纯贷款服务。截至目前,该行已累计服务170万户小微企业,而这一成果的背后,是数字技术对信贷全流程的赋能:苏商银行已实现小微企业信贷“营销-审批-贷后”全流程线上操作,未来还将通过数字模型决策提升审批效率;为精准匹配需求,该行就13大类行业、125个子行业做精细化研究分析,以提高智能服务效率。
在服务普通消费者方面,苏商银行累计服务8800万金融消费者,年均新增1000万用户。金融消费者高度关注存款安全,黄金老表示,苏商银行“将消费者存款安全作为第一使命”,在保障金融用户操作便捷的同时,该行通过强大的反欺诈技术保障安全,还搭建了数据安全管理平台、金融消费者保护智能审查模型,对业务关键环节进行审查。
在金融消费者反诈宣传教育方面,苏商银行线上线下双拳出击,助力防诈知识深入用户。在线下实施“金盾计划”,全年已开展“进科创园区、进大学城、进银发社区”等主题活动47场,触达超10万人次。线上运用“官方新媒体矩阵+权威媒体”渠道,推出《金融知识科普》《消保专栏》等原创内容,创新“公众号答题”模式有效提升用户参与度,全年线上传播量已突破2000万次,切实打通金融知识普及的“最后一公里”。
员工关怀与社会公益也是苏商银行ESG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黄金老提到,苏商银行以“科技使金融更简单”为使命——不仅让消费者使用简单,更让员工操作简单,通过开发各类金融工具,目前已实现“一人管理2-3亿元资产、同时服务数十万用户”的高效能。员工告别重复性低价值劳动,有更多时间提升专业,该行年轻员工占比长期超过50%,为其提供多维度专业培训机会及畅通的职业提升通道。社会公益领域,该行长期投身环境保护与青少年教育,尤其聚焦青少年非文化课教育。
绿色金融领域,苏商银行重点支持小微企业绿色项目,累计投放数十亿元;针对江苏地域特点,还推出“长江贷”“渔民贷”等特色产品,帮助长江流域渔民维持稳定生计。此外,苏商银行自身也致力于打造低碳银行,争做行业节能典范。
公司治理层面,黄金老特别指出,苏商银行成立之初便明确“对股东零贷款”,至今未向股东发放过一分钱贷款,所有贷款均投向股东之外的企业与消费者,也未向全行员工发放贷款,以此保障决策公正透明与内控严谨。
黄金老表示,苏商银行的数字技术实践,将为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持续践行“补位金融服务”的社会责任。
玩法详解:
2、打开添加微信客服【59722633】
注意事项:
[打印本稿] □ 胡立彪 近日,有媒体报道,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刘女士投诉称,自己家中燃气灶打不着火,便在网上搜索到一家家电维修公司,向其打电话求助,该公司派维修人员上门服务。维修人员对燃气灶进行检查后告知刘女士是某核心部件损坏,收取其500元维修费。事后刘女士发现,自家燃气灶根本没坏,只是电池没电了,更换电池即可。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家电维修骗局并不少见,而这也只是家电维修行业乱象冰山之一角。小病大修、小件大换、虚假维修,上门费、开机费、检测费等层层收费屡见不鲜,家电售后维修各种花式套路让消费者很受伤。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1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显示,家用电子电器类投诉量位居2021年商品大类投诉量第一位,而家用电子电器类投诉中又以售后服务投诉占比最大(占比为41.7%)。这种局面已存在多年。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家电售后维修行业之所以存在诸多乱象,一个直接原因是家电企业普遍“重售出,轻售后”,他们在售后方面投入越来越少,致使售后维修需求与供应得不到有效对接与配置,正规维修服务市场日渐萎缩。客观上讲,近些年,我国家电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三包”期内正规家电售后维修量一再减少;同时,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消费理念发生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再“金贵”家电产品,而是把它们当作一般消费品,若出现大的故障,更多人选择换而不是修,这就进一步减少了正规家电售后维修量。除此之外,许多家电企业为了减轻雇用人员、店面租金等成本压力,主动缩减正规售后服务门店数量。正规家电售后维修服务满足不了消费者正常的维修需求,非正规家电维修就会弥补空缺,乱象也因此而生。 目前我国家电售后维修行业市场门槛较低,大多数市场主体规模较小,从业人员不仅专业技术能力普遍不高,而且职业素养也参差不齐。一些家电企业在缩减自家维修成本时,把大量维修业务转包给第三方售后企业。由于两者之间不具有隶属关系,家电企业无法对第三方售后企业进行有效制约,后者往往任性而为,于是乱加价、使用假冒伪劣配件、维修不及时、巧立名目乱收费、服务态度差等诸多消费痛点就出现并长期存在。而且,家电维修互联网化发展迅速,互联网平台对加入进来的家电维修经营者管理不到位,对其证照资质、技术水平等审查力度不够,导致大量滥竽充数者混迹其中,这也加重了行业乱象。 古人云: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家电售后维修行业市场存在乱象,根源即在于没有定好规矩,管理不到位,让一些人钻了空子。商务部2012年8月发布实施的《家电维修服务业管理办法》规定,家电维修经营者在提供维修服务前“应当向消费者明确告知维修方案及需注意和配合的事项”“不得虚列、夸大、伪造维修服务项目或内容,不得虚报故障部件,故意替换性能正常的部件等”;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对于违反本办法的家电维修经营者可以“予以警告,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可处3万元以下罚款”。这样的规定失之宽泛,处罚也偏弱,惩戒威慑作用有限。因此,必须对现行法规标准进行查漏补缺,完善升级,特别是要规范定价标准,以遏制企业漫天要价,让不良商家无漏洞可钻。 治理家电维修行业乱象,在做好完善相关法规标准、加强市场监管等“外在”工作的同时,还要强化行业企业“内在”管理,做到内外兼“修”。行业协会组织要积极发挥作用,制定行业内规则,对家电维修提出明确要求。比如,鼓励企业间互相调剂服务人员和通用零配件;维修人员必须持证上门、亮证服务;所有服务企业必须明示收费标准等。家电企业要改变“轻售后”的市场逻辑,认识到售后服务对于维护品牌形象的重要意义,在售后服务方面增加投入,创新售后服务方式,做到售后服务职业化、管理规范化、收费透明化。选择外包模式的企业,既要加强对第三方售后服务企业的监管,也要放开用户资源,让他们拥有更多自主权,通过市场竞争孵化出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服务平台。在此基础上,把维修选择权交给消费者,把收费价格的决定权交给市场供求双方,把零部件自由流通权交给市场。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佟明彪) 延伸阅读 湖北省、武汉市市场监管部门联合举行大型游乐设施突发故障应急演练2022年06月23日 解决电力难题的“万能钥匙”2022年02月07日 鸿蒙“挑头”加速家电版图重塑 美的格力众巨头陆续加盟2021年07月06日 母婴家电崛起助力母婴消费升级2021年09月07日 我国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能力有待提升2021年09月24日 辽宁锦州开展医疗器械风险隐患大排查2021年07月06日 精彩图片 产业专题 三保行动 我们一起出发 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第18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 推动中国 --> 企业家 神州数码郭为:AI驱动流程再造拓展企... 张勇没有雷军的命 魏建军:长期主义才有未来 名创优品叶国富:没有勇气,何来运气 本网专稿 元宵节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030万人次 市场监管总局专项抽检元宵、汤圆全部合格 中国牵头制定!首个“无人配送车”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2025年1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9亿元 同比增长3.7% 农业强国建设迈出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