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游戏中心:打开微信,添加客服【7339790】,进入游戏中心或相关小程序,搜索“怎么创建牛牛房卡房间”,选择购买方式。完成支付后,房卡会自动添加到你的账户中。
记者了解到,《意见》聚焦服务保障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出了明确目标任务、创新完善审判机制、深入推进多元解纷、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储备、深化国际司法交流合作等五个方面的十五条规定。 案件办理过程中,听证、公告、检测、检验、检疫、鉴定、审计、中止等时间,不计入本条第一款所指的案件办理期限。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023年,科技创新正在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动能转换,构筑中国经济发展新优势。(记者 佘惠敏)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来源:北京商报)
A股银行IPO市场再添波折。10月21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东莞银行与广东南海农商行因财务资料过有效期,IPO审核状态再度从中止后恢复的“已受理”回落至“中止”,这已是这两家银行年内第二次因同一问题停滞。从2008年便开启上市征程的东莞银行,到2018年启动筹备的广东南海农商行,二者在漫长的上市路程中更面临着营收净利双降、资本充足率低于行业平均的业绩压力。
自2022年兰州银行上市后,A股银行IPO已连续三年“空窗”,当前沪深交易所主板银行IPO“预备役”仅余5家,多家仍在上市辅导期的银行也被股权问题、资产确权瑕疵等牵绊。分析人士称,部分中小银行财务经营数据表现疲软,叠加一些银行自身存在合规问题,共同削弱了其推进IPO的积极性;此外,当前我国金融资本市场政策更侧重支持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与中小银行的上市需求存在偏差,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其上市进程。
再度按下“暂停键”
10月21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深交所最新披露的审核信息显示,东莞银行与广东南海农商行的IPO审核状态再度从“已受理”变更为“中止”,究其原因仍是IPO申请文件中的财务资料过有效期,需补充提交。事实上,这已是两家银行年内第二次因相同问题按下上市“暂停键”,今年3月31日中止后,两家银行于6月30日更新提交相关财务资料恢复审核,短短三月后又陷入停滞。
回溯两家银行的IPO之路,堪称一场漫长的“旅程”。东莞银行早在2008年就首次递交IPO材料,开启A股上市征程。2012年,其IPO进入“落实反馈意见”阶段,却因未能完成预披露,于2014年被终止审查。2018年,该行重启上市计划,在广东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并于2023年3月全面注册制正式落地实施后,IPO审核顺利过渡至深交所。自2024年3月以来,该行却因“财务资料过期”问题,先后4次被中止IPO审核。
广东南海农商行的上市筹备之路亦漫漫。2018年,该行迈出上市第一步,办理辅导备案登记。2019年5月,首次向证监会提交IPO申请,次月获受理,拟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同样受益于全面注册制改革,该行通过了主板上市议案,并于2023年3月递交招股说明书。但和东莞银行类似,2024年3月以来,该行也因“财务资料过期”导致IPO审核4度被中止。
穿透招股书,资本补充均是两家银行“赶考”IPO之路的核心诉求。东莞银行表示,该次发行所得的募集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资本金,以提高该行资本充足水平,增强综合竞争力。广东南海农商行也提到,该行发行所募集的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该行核心一级资本,提高该行资本充足水平。
从2025年上半年信息披露报告来看,两家银行均面临业绩与资本的双重压力。其中,东莞银行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9.66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8.02%;归母净利润23.65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45%,营收、净利双双下滑。资本充足率方面,该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24%,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4%,资本充足率为13.74%。
广东南海农商行盈利压力更为明显。2025年上半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32.78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8.24%;实现净利润13.9亿元,较去年同期下滑14.17%,盈利指标持续承压。资本充足率方面,其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与一级资本充足率均为12.4%,资本充足率14.93%。对比行业平均水平,2025年二季度,商业银行平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0.93%、12.46%、15.58%。两家银行的多项指标均低于这一平均标准。
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分析指出,两家银行的财务规范性存在不足,其深层次症结源于经营业绩的下滑,两家银行上半年整体营收均出现一定程度下降,这使得它们与上市门槛的距离进一步拉大。
对于IPO审核的中止,北京商报记者采访上述两家银行,但截至发稿未获得回复。
“预备役”缩至5家
自2022年1月兰州银行登陆深交所后,A股银行IPO便陷入停滞,截至今年10月,已连续三年多未见银行新股上市。港股市场同样冷清,仅今年1月迎来宜宾银行挂牌,但距离上一次东莞农商行成功上市也已时隔三年有余,银行IPO整体呈现冷寂态势。
10月21日,据北京商报记者统计,目前沪深交易所主板仅余5家银行处于IPO“预备役”队列。其中,沪市主板湖州银行处于“已问询”阶段,湖北银行、江苏昆山农商行状态为“已受理”;深市则仅有东莞银行、南海农商行以“中止”状态排队。更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以来,广东顺德农商行、广州银行、亳州药都农商行、江苏海安农商行、安徽马鞍山农商行等排队银行也分别在“漫长”的等待中相继退出,“预备役”持续缩减。
针对撤回上市申请的具体原因,银行多以“战略调整”回应。但从行业层面看,背后涉及多重因素。近年来,银行业整体面临净息差收窄、资产质量承压等挑战,中小银行处境尤为艰难;同时,当前资本市场对银行上市的审核更侧重合规性与风险防控,部分中小银行在股权结构、公司治理、资产质量等方面的短板,成为上市路上的关键阻碍。
王红英进一步指出,在近两年宏观经济环境影响下,中小银行财务经营数据表现疲软,叠加部分银行自身存在合规问题,共同削弱了其推进IPO的积极性;此外,当前我国金融资本市场政策更侧重支持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与中小银行的上市需求存在偏差,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其上市进程。
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则补充道,中小银行上市难是多因素叠加的结果,既受监管政策导向、财务指标约束影响,也与公司治理、资产质量、市场趋势密切相关。当前未上市银行中,除少数规模较大的股份制银行外,多为中小城商行、农商行,监管对这类银行的IPO审核更为严格,而它们普遍存在股权结构不稳定、监管指标不达标、高管团队变动频繁、经营稳定性不足、内部治理问题多、不良率管控难、盈利模式单一、监管处罚整改未完成等问题。同时,已上市的大中型银行估值偏低、普遍破净、分红率高且经营稳健,也导致中小银行IPO定价难、难获市场青睐。
仍在上市辅导徘徊的坚守者
尽管银行IPO市场整体遇冷,但仍有多家银行释放出积极谋求上市的信号。据北京商报记者10月21日统计,目前仍有北京农商行、天津银行、江苏如皋农商行、江苏江南农商行、杭州联合农商行、温州银行、徽商银行、芜湖扬子农商行、福建海峡银行、汉口银行、桂林银行、甘肃银行、乌鲁木齐银行、宁波通商银行、成都农商行等15家银行处于上市辅导期,但股权问题、资产权属瑕疵、公司治理缺陷及资本压力等“暗礁”,仍在考验着每一位冲刺者。
具体来看,汉口银行早在2010年12月20日就启动上市辅导备案,15年间先后推进股权清理、资产确权,如今又因业务发展面临资本消耗压力,需通过多渠道补充资本以满足上市要求;天津银行自2015年8月启动辅导备案,目前虽已完成股份清理确权、房产权属规范等基础工作,但部分上市所需的外部批复仍未落地,辅导机构正协助其推进监管申报;江苏江南农商行、徽商银行等则存在职工持股超标问题,目前正通过与股东协商、股权转让等方式整改。
私人财富管理师武苏伟认为,银行IPO冷寂的表象,折射出中小银行的三大结构性问题:一是历史包袱重,早期粗放发展积累的治理缺陷需长期消化;二是同质化竞争严重,部分银行缺乏差异化市场定位与核心竞争力;三是资本补充渠道单一,过度依赖上市融资,更深层次反映出银行业分化加剧,中小银行面临迫切的转型压力。
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进一步指出,从当前银行IPO辅导进程来看,股权规范与资产权属瑕疵已成为制约中小银行登陆资本市场的两大核心问题,这暴露出部分中小银行在早期改制过程中的制度缺位,如今在注册制强调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的背景下,这些历史遗留问题被逐一放大。
针对上述问题,王蓬博建议,相关银行应以合规为标准,主动协同保荐机构全面梳理股权脉络,推动股东确权与代持清理,尤其对司法冻结、质押高比例持股的股东制定处置预案,必要时引入国资平台或战略投资者实现股权结构优化。同时,针对房产土地权属不清、租赁合同不规范等资产瑕疵,应成立专项整改小组,联合法律与评估机构逐项补证或替代性确权,并在辅导期内完成整改闭环。“唯有把历史的问题提前清零,才能真正提升公司治理透明度,赢得监管与资本市场的双重认可。”
王红英则补充建议,中小银行应理性看待IPO,探索资本金多元化募集路径。例如通过增资扩股扩大资本规模,发行二级资本债、永续债,或借助专项债等金融工具,多渠道补充资本金、增强综合实力。
北京商报记者?孟凡霞?周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