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10月19日,阳光下的克拉玛依大油泡,折射出耀眼的金属光泽。一拨又一拨游客,从四面八方赶来,在大油泡前拍照打卡。
大油泡底下静静罩着的克拉玛依一号井,尘封着新疆石油工业从无到有的壮阔历史。它不仅是新疆油田开疆拓土的功勋井,更是一代又一代石油人以热血铸魂、用奋斗作答的精神地标,承载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石油精神。
时间轴拉回到1955年10月29日,克拉玛依一号井喷出工业油流,宣告发现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
1955年10月29日,克拉玛依一号井喷出工业油流。新疆油田供图
这口仅620米的钻井,钻出了我国石油工业新希望。此后,全国各地支援克拉玛依油田建设,推动克拉玛依油田勘探开发由点到面、由面到集中连片拓展,钻井深度也从几百米逐步拓展到一两千米、两三千米。
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技术部一级主管闫杰介绍,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钻井工具主要靠进口,后来我国研发生产出3000米钻机,成为20世纪70年代前主力钻机机型,之后20多年,慢慢有了5000米钻机、7000米钻机。
改革开放后,新疆油气勘探开发钻井深度不断取得新突破,由此发现更多大油田。1984年,西北油田部署在沙雅隆起雅克拉构造上的沙参2井钻至5391.18米处获高产工业油气流,成为塔里木盆地第一口古生代海相油气突破井。
沙参2井的突破,标志着西北油田的发现,成为西北油田在塔里木盆地第一座里程碑,由此拉开西北油田在塔里木盆地大规模油气勘探序幕。
1989年,塔里木石油会战展开,五湖四海的石油人响应我国陆上石油工业“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战略部署,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拉开“寻找大场面、建设大油气田”序幕,并建成塔里木油田。
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但勘探开发却面临超深、超高温、超高压、高含硫的“三高一超”难题,曾被列为油气勘探开发禁区。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不断推动超深层油气地质理论认识突破,并加快钻井工具及材料研发,70钻机和80钻机成为主力机型,推动钻井深度取得新突破。
2019年,塔里木油田部署的风险探井——轮探1井完钻深度达8882米,其深度比珠穆朗玛峰高度还多出33米,自此钻出了“地下珠峰”品牌。
与此同时,西北油田在顺北地区也取得新发现,钻井深度持续突破8000米以深。2022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