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对个人消费贷款、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进行贴息,瞄准供需两端,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超长期特别国债持续发力,更大力度支持“两重”建设;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贷款总量增长、覆盖面扩大,源源不断滋养实体经济……“十四五”时期,宏观政策更加积极有为,宏观调控更具精准性、灵活性、预见性,有力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一项项政策因时酝酿、因势推出,一笔笔资金加速落地、惠企利民,政策红利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协同发力,“工具箱”储备足,逆周期调节力度大。
机器轰鸣,塔吊林立,山东济南遥墙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正在加紧推进。作为国家区域性航空枢纽、环渤海地区重要枢纽,该项目2022年至2024年,连续获得36亿元、40.3亿元、37亿元的专项债券资金支持,2023年吸引172.55亿元、期限40年的银团贷款跟进投入。社会资本与财政资金搭配形成持续稳定的资金流,让项目建设底气更足。
从积极到更加积极,财政政策在实施力度上更加给力。“十四五”以来,赤字率从2.7%提高到3.8%,今年进一步提高到4%;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10万亿元。
从稳健到适度宽松,数量、价格、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灵活运用。2020年以来至今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已累计降准12次;累计下调政策利率9次,带动1年期和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分别下降115个和130个基点。
与此同时,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更加注重协调配合,强化政策统筹,实现同向发力。在更广地区、更多领域,“财政+产业”政策协力拉动有效投资,“科技+金融”护航初创企业破土发芽,“财政+就业”支持企业稳岗扩岗……
——精准滴灌,把钱花在紧要处,高质量发展动能强劲。
宽敞的主干道、大型停车楼,小区与周边商业、教育、医疗、休闲等资源有效连接,构建起15分钟便民生活圈……在改造资金支持下,湖北武汉汉阳区知音东苑小区旧貌换新颜,2000余户居民的居住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国家财政账本里,分量最重、成色最足的始终是民生。“十四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