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暗涌Waves硬氪媒体品牌企业号企服点评36Kr研究院36Kr创新咨询企业服务核心服务城市之窗政府服务创投发布LP源计划VClubVClub投资机构库投资机构职位推介投资人认证投资人服务寻求报道36氪Pro创投氪堂企业入驻创业者服务创投平台 首页快讯资讯推荐财经AI自助报道城市最新创投汽车科技专精特新直播视频专题活动搜索寻求报道我要入驻城市合作中国科技:弃内卷,出海去山自·2025年10月23日 16:30对于中国科技企业而言,现在要做的不是 “犹豫是否出海”,而是 “准备如何打赢”—— 因为未来三年,海外不是 “主战场”,而是 “唯一的战场”。 当一家国内 ToB 软件公司用一年时间完成 15 个定制化项目,利润却不及海外一个标准化产品订单;当新能源汽车企业在国内陷入 “降价千元即触发连锁反应” 的价格战,而海外市场却能以溢价 30% 的定价打开销路 ——2025 年的中国科技行业,正迎来一场深刻的 “增长重心转移”。 国内市场的内卷已从 “增量竞争” 转向 “存量绞杀”: ToB 领域定制化需求吞噬研发资源,ToC 领域流量成本逼近营收红线,新兴技术赛道半年内涌入数十家同质化玩家。 与之相对的是,海外市场正释放出前所未有的机遇 —— 东南亚的数智化基建缺口、欧美的高端技术付费意愿、中东的产业转型需求,成为中国科技企业突破增长天花板的新出口。而 2025 年中美贸易战的反复与政策调整,更倒逼企业将 “出海” 从“战略备选” 升级为 “生存必需”。 当增长天花板撞上内卷高墙 2025 年的中国科技市场,正陷入 “双重挤压” 的困境:一方面是市场规模的显性天花板,另一方面是同质化竞争的隐性内耗,两者叠加让 “国内无法卷动” 成为行业共识。 市场就这么大,再挤也没空间 中国软件市场的全球占比仅 2%-3%,远低于美国的 45% 和欧洲的 28%。这个看似 “庞大” 的本土市场,实则是 “碎片化的小池塘”——ToB 企业用户既追求性价比,又要求深度定制,导致研发资源被大量消耗在非通用能力上。例如某 ERP 大厂为满足国内客户需求,一年迭代 23 个定制版本,却始终无法形成可复用的标准化产品,最终陷入 “项目越做越多,利润越摊越薄”的循环。 ToC 领域的流量见顶更为直观。2025 年国内移动互联网月活用户同比增速不足 1%,短视频、电商等赛道的获客成本较 2020 年上涨 300%。跨境电商平台即便在 “618”“双 11” 大促期间,用户转化率也仅为海外市场的 1/3,国内市场的 “增长红利” 已彻底转向 “效率红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