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引起外媒高度关注。外媒认为,中国“十五五”规划涵盖多领域发展目标,具有里程碑意义。
《今日巴基斯坦》刊文称,该会议的召开为中国下一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基础。分析人士指出,会议的召开象征着中国进入治理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经济更加充满活力的新阶段。会议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不仅明确了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也为国际合作提供了参考。
新加坡亚洲新闻台指出,“十五五”规划涵盖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这期间中国将迎来多个重大里程碑时刻。文章表示,规划提出了一系列发展目标,强调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扩大国内需求与保障国家安全。
法新社关注到,中国将在未来五年内大力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坚决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卡点堵点。经济学人智库经济学家表示,消费目前是中国国内需求的核心驱动力,“预计投资将更多地集中在与消费相关的部门和活动上,如改善城市规划、公共服务和老年护理。”报道指出,中国的“十五五”规划涵盖包括政治、社会和环境等多个领域的发展目标。新加坡国立大学一名教授认为,这些目标突出了中国政策的连续性,“尽管存在细微差别,但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增长、科技自立自强等都是‘十四五’规划中的突出内容。比如,在扩大内需方面,以前重点是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现在则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
韩国《朝鲜日报》报道称,中国“十五五”规划将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列为重要任务,这一战略将推动人工智能、半导体和量子计算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报道称,中国已将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及低空经济列为未来五年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并宣布将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彭博社刊文称,中国将大幅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在半导体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培育新质生产力,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加强核心技术创新。此次会议释放出强烈的信号,中国或将在适当时机加强实施宏观政策以支持经济发展。(海外网 李芳)
海外网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编:李芳、李雪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