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駻UTO 每一款车都有魂,每一个字都有神 + 关注 一辆理想MEGA在夜晚正常行驶过程中,忽然底盘处火花四溅,从视频看,十几秒时间,车身就燃起了熊熊大火。显然是电池包烧起来了。这事儿跟以往冲击公众认知的自燃事件最大不同是,它是在非碰撞、非火烧的情况下,正常工作时忽然烧起来的,而且逃生时间极短。按照现行的国标(GB38301-2020)要求,电池单体热失控,系统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按照今年颁布、将在明年7月1日实施的新版国标(GB 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要求,电池热失控,至少两小时无明火、无爆炸。不管新国标和老国标,就自燃的这台MEGA来说(仅就这辆车),不是符合国标要求的合格产品。但车企在开发产品时,国标都是最低要求,为什么还会出现这种正常行驶中的自燃呢?我们来分析一下电池自燃的几个原因,大家可以对号入座来分析一下,也可以给自己日常使用提个醒(官方还未公布原因,本文仅作技术分析,对品牌无任何针对性)。电池自燃几个原因,这辆MEGA可能是哪一种?电池自燃第一个原因是受热,例如高温环境暴晒、或者被火烤了温度升高,触发电池内的材料相互反应,进而隔膜坍塌导致短路。很多车企现在会把电池包丢进火堆里,烧一段时间来宣传可靠性。针对的就是这个场景。电池自燃第二个原因,是外力冲击。针刺、挤压、碰撞造成了电芯的局部短路。一些车企的针刺试验、碰撞试验,就是应对这种情况。第三个原因,就是对单个电芯过分充电,超过电压上限,正极极度脱锂,释放出氧,负极来不及嵌入锂离子形成析锂,电芯中的各种化学成分活性变高,引发链式反应,释放大量热直至热失控,或者形成锂枝晶扎破隔膜形成短路。你会说,我正常充电怎么会过充呢?一般情况电池当然不会过充,但怕就怕,BMS(电池管理系统)出了故障,对每个电芯的电压温度等参数监测不准,以及对每个电芯的温控不均匀。充电时导致有的电芯没充满,有的电芯又过充了。另外,同一个电池包,各个电芯的老化速度不一样,时间一长,各个电芯就可能发生有的没充满、有的就过充的现象。这几乎不可避免,区别在于BMS的监测预警是否靠谱,能维持多长时间,不让这颗雷爆出来。显然,第一种和第二种,车企都有办法规避,因为这种情况是可复现的,可复现就有相应的设计和试验标准来解决。例如开发时做大量的针刺试验、火烧试验、挤压试验等等,然后有针对性提高防护等级,车企也喜欢宣传这个。但唯独第三种,BMS故障及电芯过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