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介绍:
沈阳市民在位于青年大街上的玫瑰少女景观小品前拍照。
人民日报记者 胡婧怡摄
沈阳市辽中区种植的爱莎玫瑰。
人民日报记者 胡婧怡摄
冷香玫瑰。
宋 伟摄
辽中区玫瑰种植基地,人们在欣赏绽放的玫瑰。
杨 青摄
沈阳市南湖公园设立的冰封玫瑰墙。
沈阳市城管执法局供图
高原红玫瑰。
人民日报记者 胡婧怡摄
沈阳市和平区体育公园内的玫瑰造型园林小品。
沈阳市城管执法局供图
赏花
春来卉。
堪爱独玫瑰。
簪鬓放娇怜紫艳,
伴糖津咽胜红蕤。
枯润总香飞。
——《忆江南·咏玫瑰》
清·陆震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辽宁省沈阳市,一场“玫瑰超级巨星演唱会”让节日气氛更加热烈。从以玫瑰命名的城市音乐节、文旅活动,到城市公园、广场中的玫瑰造型装置,再到街角庭院的玫瑰景观小品,玫瑰的灼灼花姿与独特芬芳,早已融入了沈阳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
沈阳,冬季漫长而寒冷,市民却热忱豪爽;玫瑰,花香浓烈、花色绚丽,却不畏寒,热情绽放。花与城相映,寄托了大家对生活的美好希冀,也彰显坚韧、热情的城市精神。
坚韧与热情
花与城的双向奔赴
沈阳与玫瑰结缘的历史有多久?据《辽中县志》记载,当地在明末清初就开始栽植玫瑰,“辽中栽植玫瑰如种田,夏初开花,红苞逐月开,连续不断,花放大于盘,香味迷人”。
沈阳地处北温带,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玫瑰因生命力强、不畏寒,成为当地人装扮房前屋后的理想选择,几百年来备受喜爱。
1983年至1984年,沈阳在全市范围开展评选市花活动。在群众投票、专家论证等工作的基础上,1985年4月2日,沈阳市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以玫瑰为沈阳市市花的决定,进而提升了玫瑰在城市绿化、景观营造和文化推广中的作用。
2006年中国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至今仍是许多市民的美好记忆。作为世博园主题建筑,玫瑰园引进了3000余个玫瑰和月季品种,总株数近20万,展示规模大、展期长、品种全,呈现了丰富的玫瑰种植历史及文化特色。
博览会的会徽造型似盛开的玫瑰,以地球、玫瑰和机床飞溅的钢花为基本设计元素。作为老工业基地,沈阳创造了新中国工业史上数百个第一:第一台蒸汽拖拉机、第一台车床……在这座城市,璀璨的钢花与娇艳的玫瑰相映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