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10月30日晚间,蓝帆医疗(002382)披露2025年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82亿元,同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27亿元、同比增长428.78%,资金流动性与运营健康度有所提升。进入第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环比回升,其中心脑血管业务持续突破,成为关键亮点。
作为公司高值耗材战略核心板块,心脑血管事业部前三季度表现亮眼,实现营业收入超10亿元,同比增长超20%,在中国、欧洲及新兴市场、亚太三大区域销售收入均实现了增长。同时,该事业部第三季度继续盈利,显著迈入盈利周期。
在行业影响力方面,此前公司冠脉业务收入规模已领先行业,三季报依旧延续高速增长态势。同时,在结构性心脏病领域,心脑事业部持续突破,全球竞争力得到验证。随着旗下欧洲子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可回收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系统于2025年6月获得欧盟CE认证,迅速带动公司瓣膜业务销量攀升,第三季度瓣膜系列产品销量同比大幅提升98%,创历史新高,标志着该业务线进入高速成长通道。
与此同时,蓝帆医疗的全球化战略成效显著,前三季度心脑血管海外业务实现迅猛增长,这一成绩不仅源于自身过硬的产品质量,也得益于公司将自身打造成为了中国创新医疗(002173)器械的“出海”平台。公司提供覆盖全球的产品注册、医保准入、临床支持、销售推广等全链条资源,为国内医疗器械企业提供一站式出海服务,为公司打开新的增长曲线。
目前,蓝帆医疗在全球代理约10个国内外知名品牌的心脑血管产品,既包括Nipro、Kaneka、Penumbra等海外巨头,也涵盖多家国内创新企业的产品。公司协助百心安肾动脉消融(RDN)产品在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快速完成商业化布局,更助力该产品通过新加坡卫生科学局“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通道(GN-27)”审核,这一系列进展标志着蓝帆医疗的出海平台正持续为国产创新器械开辟国际通道。
面向国内市场,蓝帆医疗心脑血管业务正积极应对冠脉药球首次国采与冠脉支架的国采续约。凭借公司在过往集采中所积累的长期保供信誉与临床口碑,公司有望在新一轮预期相对温和的耗材集采中占据优势。在药球领域,公司推出的柏腾?BA9药球具备独特竞争壁垒,作为国内首款莫司类药物涂层球囊,其通过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获批,是截至目前全国首款获批原发小血管病变及支架内再狭窄双适应症的莫司类药物涂层球囊,曾在国内28个省份集采中标。2025年上半年该产品在国内销量同比增长超过300%,海外销量同比增长近90%。去年底获批的柏腾?系列二代产品也正加速推进商业化放量,进一步丰富公司产品矩阵。公司过硬的产品力也为参与第六批耗材国采(涵盖药物涂层球囊、泌尿介入两大类)奠定坚实的基础。
此外,公司健康防护手套业务积极调整策略,助推订单价格企稳和后续回升,同时持续进行降本增效、寻求短板补足,提升运营韧性与抗风险能力。相关措施在第三季度已初见成效,健康防护事业部毛利率实现环比改善,经营态势企稳回升。
随着心脑血管拳头产品在全球市场的持续放量、创新“出海”平台的加速赋能、国内集采新周期下的市场机遇,以及健康防护事业部业绩有望筑底回升,蓝帆医疗已整体建立起了清晰的成长路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