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平台全新升级 大品正规官网 房卡 欢迎咨询 专注十年老店!!!
玩法详解:
2、打开添加微信客服【59722633】
注意事项:
近几日,关于乌克兰无人机袭击对俄罗斯炼油厂造成的损失,外界猜测不断,部分媒体声称俄炼油产能已损失38%。尽管这一数字并非毫无事实依据,但实际情况远比表面数据更为复杂。
从理论数据来看,俄罗斯年炼油产能可达3.27亿吨(折合日均650万桶)。
今年8月至9月,遭乌方无人机袭击的16家炼油厂,总产能为1.23亿吨/年,恰好占俄总产能的38%。也就是说,38%仅是理论上的潜在损失上限,并非实际受损程度。
对俄罗斯而言,当前局势比2024年春夏乌方发动类似袭击时更为严峻。
如今,乌克兰无人机的续航能力更强、有效载荷更大,且袭击频率显著提升:伏尔加格勒炼油厂在8月、9月分别遭遇两次袭击;新库伊比雪夫炼油厂更是每三周左右就遭一次袭击,累计达三次;梁赞、萨拉托夫、萨拉瓦特炼油厂也各遭两次袭击。
而此前,基辅仅能频繁瞄准克拉斯诺达尔、罗斯托夫两家炼油厂——只因它们靠近乌边境,轻型低成本无人机足以抵达。
要准确评估俄炼油厂当前的实际受损情况,需先回答三个核心问题:袭击前炼油厂是否满负荷运转?受损是全面停工还是部分停产?受损部件已修复,还是仍影响产量?
尽管公开信息难以给出详尽答案,但仍可梳理出关键结论:2024年乌方袭击时,多数炼油厂在遇袭后至少维持部分运营,并在数周内恢复全产能,如今情况类似。
以伏尔加格勒炼油厂为例,其在8月13日、14日遭多架无人机袭击后,仅用十余天便修复受损部分,于8月25日恢复全面运营。
此外,计算起点的选择也可能误导判断——俄罗斯的炼油“产能”不等于实际“产量”。俄年均实际炼油量约2.7亿吨,这意味着其总产能中至少有22%处于闲置状态(原因包括大量老旧设备未退役等)。
从供需来看,俄国内年消费石油产品约1.2亿吨,剩余部分均用于出口,且不同油品的盈余空间可观:汽油产量比国内需求高16%,柴油产量更是接近需求的两倍;同时,俄石脑油产量可满足国内60%的汽油需求,必要时添加添加剂即可制成欧3标准汽油,进一步提升了供应弹性。
更关键的是,炼油产能的单次下降(如常压蒸馏塔受损),通常不会导致市场级燃料产量同比例减少。俄炼油厂的一次蒸馏能力普遍过剩,而制约燃料产量的瓶颈在于将馏分油转化为市场级燃料的二次处理与转化装置。
因此,若一座炼油厂内两座相同的常压蒸馏塔中有一座受损,汽油产量更可能下降30%,而非直观推测的50%。
这些细节差异在实际数据中清晰可见:据俄罗斯媒体报道,当前俄汽油产量仅下降10%;部分掌握非公开信息的行业分析师估算,俄目前日均炼油量略低于500万桶。若按38%产能受损计算,这一数字应降至400万桶,显然与实际情况不符。
综上,俄罗斯炼油厂虽面临诸多挑战,但远未陷入灾难性局面。
未来数月局势走向,核心取决于乌克兰能否维持甚至加大打击力度——这种“加大”可能体现在袭击范围(更多炼油厂)、规模(无人机数量与载荷)或时机(同一目标的袭击频率)上。
可以说,俄炼油厂如同被反复击打者:一拳、甚至五六拳不足以致命,但每一次打击都会让恢复愈发艰难,长期累积下仍存风险。
另一个重要但独立的问题是:俄罗斯能否靠防空系统抵御乌方袭击?在这一攻防博弈中,进攻方更占优势——俄罗斯重新部署防空系统,远不如乌克兰将攻击目标转向防御薄弱的炼油厂来得简单;且防空系统若过度分散,难免有无人机突破拦截。
不过,俄炼油厂已开始部署反无人机防御措施,包括用防护网、临时遮盖物保护关键薄弱部位。尽管这类措施看似简陋,却已在乌克兰前线被证明有效。
目前,这场围绕俄罗斯炼油厂的攻防战究竟谁能占据上风,尚无定论,唯有时间能给出答案。外界热议的38%产能受损数据,虽有真实统计支撑,却远未涵盖局势的复杂细节,无法准确反映俄炼油业的实际处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