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来源:ETF万亿指数)
当前,人工智能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全球科技格局。而三季度成为各大巨头发力AI的关键节点,全球都在纷纷加大投入。
英伟达计划向OpenAI投资1000亿美元建设AI数据中心;甲骨文与OpenAI达成3000亿美元算力供应协议,计划自2027年起启动。Meta则宣布到2028年将在美国投资6000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这些投资表明,算力已成为AI竞争的核心要素,全球科技巨头正通过前所未有的资金投入来建立竞争优势。
中国科技巨头的AI新动向
从三季度动态观察,中美科技巨头在AI战略上呈现出不同侧重。
中国公司更注重AI与实际产业场景的融合。阿里巴巴与英伟达的Physical AI合作瞄准的是具身智能、辅助驾驶等应用。阿里云CTO周靖人指出,其新发布的模型在Agent工具调用和Coding能力、深度推理、多模态等方面实现多项突破。
腾讯选择全面开放AI落地能力,公布“腾讯云智能体战略全景图”。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汤道生表示:“腾讯将从基础设施、技术产品以及服务能力三个方向,打造‘全球化引擎’。”
京东发布了AI全景图,突出AI技术与实际产业场景的深度融合,包括下一代购物和生活服务超级入口的“京犀”App。
百度近期的动作主要集中在突破关键技术和开放核心能力上,比如发布了通用AI长视频生成功能;9月22日百度智能云开源了其视觉理解模型Qianfan-VL等。
小米方面,今晚雷军举办第六次年度演讲(主题“改变”),结合小米17系列发布会,重点分享玄戒自研芯片、小米汽车从0到量产的进展,及小米17系列搭载的澎湃OS3、妙享背屏等生态升级内容。
这场演讲前,有一张海报特别有印象,雷总自问,造车的同时,重启造芯,哪来的勇气?
小编认为,这次“双线作战”,在关键的节点,敢于向核心技术“深水区”进军,是伟大企业的必经之路...
再看这场演讲的主题“改变”,这份勇气,正是驱动改变发生的核心引擎。
想来,勇气、改变,也许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回答的问题。
大和证券表示,小米集团未来三年发展目标明确,预计总收入有望达到7000亿元。其中,智能电动汽车业务将成为关键增长引擎,目标年交付量达到100万辆。
AI基建竞赛,刚刚拉开序幕
以上种种动作表明,当前AI算力竞赛正进入以融资能力为核心的?/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