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专题: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 新时代、新基金、新价值
9月8日,在北京证监局指导下,北京证券业协会携手北京公募基金管理人、基金销售机构、基金评价机构及多家主流媒体,共同启动“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活动以“新时代·新基金·新价值——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在行动”为主题,旨在贯彻落实《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进一步提升北京作为国家金融管理中心的引领作用,打造北京金融高质量发展新名片。
公募基金行业始终处于服务投资者财富管理需求的最前线。公募基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离不开每一位投资者的参与与陪伴,做好投资者保护工作是行业参与者必须肩负的责任,更是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和人民性的有力实践,对推动公募基金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黄金投资热度的提升,黄金作为大类资产配置的重要选项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关注,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大众对黄金资产的关注度,打着黄金投资产品的幌子,包装出各类不合法的产品吸收公众资金,严重侵害投资者财产安全,扰乱正常金融秩序。
最高检近期公布了一起“黄金投资”骗局。
2015年深秋,刘某成为金某金行贵金属有限公司(下称金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并与李某共同经营。装潢考究的店面,琳琅满目的黄金饰品,无声地展示着公司的雄厚实力。然而,这背后却是一个精心编织的巨大陷阱。
刘某和李某深知仅靠传统方式销售黄金饰品,利润不能满足二人的野心,于是在未取得任何国家金融许可的前提下,二人设计了一套名为“黄金延期交付”的方案,即客户购买黄金饰品后,可选择数月后提货,或选择到期不取货,由公司“退还本金”并支付月息0.5%至1%的利息。面对远高于银行同期利率的回报承诺,绝大多数投资者选择了后者。
为了吸纳资金,金某公司的电话营销员随机拨打陌生号码,在豪华酒店举行“投资推荐会”,销售人员以极具煽动性的语言夸大黄金市场的投资回报,反复强调“实物黄金托底”“零风险保本”。
从2015年10月到2022年11月,有1600余人投资购买黄金。非法集资来的钱,绝大部分被刘某和李某用于支付早期投资者的“利息”和“本金”,其余资金则流入了刘某、李某的个人账户,被用于购买证券、保险、房产、汽车等。
就在这场巨大的骗局看似还能勉强运转之时,另一场“模仿”骗局在公司内部悄然上演。
公司?/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