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当前,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稳健增长,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转型和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有序推进。要以能源转型、数智变革、低碳发展为契机,持续扩大对外开放、优化营商环境,鼓励国内外汽车企业深化交流合作、创新合作方式,共同构建开放包容、合作融通、共同发展的汽车产业发展格局。”在9月27日举办的2025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主席万钢呼吁,应积极培育新的产业价值增长极,让创新科技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各国人民。
据悉,2025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展览面积达1万平方米,集结了50多家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企业,不仅有多款热门新能源汽车集中亮相,还有动力电池、高级别自动驾驶、汽车芯片等前沿技术成果展示。
实际上,在政策推动下,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成绩亮眼。乘联分会数据显示,今年1~8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累计批发销量约893.1万辆,同比增长33.5%。其中,8月,国内新能源汽车厂商批发渗透率为52.2%,较2024年同期提升3.3个百分点。
2030年国内新能源渗透率有望达到70%
“新能源汽车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既要突破电池、芯片和软件等核心技术,也要推进绿色智能工艺,健全回收利用体系,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在基础设施方面,需加快沿高速公路布局分布式新能源发电和氢能补给,支撑商用车发展。未来要通过V2G(Vehicle-to-Grid)实现车网互动,促进绿电消纳与双向高效利用,探索社区智能充电和规模化应用。”万钢认为。
从万钢提及的核心技术突破、基建布局等具体发展路径出发,行业内对未来新能源市场的发展给出了积极的预判。
中国长安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预计,到2030年,中国的汽车能源结构中,BEV(纯电动车)、XEV(PHEV+REEV,插电式混动车型和增程式电动车)、ICE(含HEV,即包含混合动力车型在内的内燃机车型)的销量占比将为4∶4∶2,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也将从2025年的25%提升至40%。
上汽集团董事长王晓秋的预判则更为积极。他认为,到2030年,我国新能源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至70%;燃油车市场虽大幅萎缩,但仍会获得一部分用户青睐?/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