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来源:东吴证券
日历效应并非简单的数据统计,其背后隐含着较为底层的交易行为逻辑、经济运行规律;探求日历效应的规律旨在于提高逻辑推论下的胜率以及排除视野盲点。
国庆前跌多涨少,国庆后涨多跌少。为剔除极端样本、经济周期和产业周期对行情的影响,我们对上证指数不同区间的胜率和收益率做了统计:(1)从胜率表现看,国庆前T-10<T-5<T-20,国庆后T+5>T+20>T+10,而国庆后的胜率明显大于国庆前; T-10 的区间胜率最低,平均不足33%;T+5 的区间胜率最高,平均超过80%。(2)从收益率表现看,国庆前T-10、T-5 的收益率中位数普遍为负;其余时段则普遍为正。其中T+5 明显大于T+10。(3)总体来看,对比万得全A 亦表现出,国庆前跌多涨少,国庆后涨多跌少。剔除2024 年的极端样本后,这一规律更加明显。
国庆前两日为最佳买点,国庆后存在快速拉涨行情。为进一步观察行情的整体节奏,我们对上证的收盘价和全A 的成交额进行统计:(1)从行情节奏上看,国庆前15 日开始出现一定的调整,随后在国庆前2 日止跌,随后进入反弹区间;国庆后则行情快速上行,随后在5 日后进入震荡区间。
(2)对比成交额变化,同样在国庆前15 日左右开始趋势性缩量,而在前2 日成交量企稳;随后在国庆后迅速进入放量行情,5 日后成交量维持稳定。(3)因此,一定程度上市场的行情和成交额相互催化,而国庆后由于成交量的快速恢复市场进入快速拉涨行情。(4)国庆季节性的最表层变量是成交额,而其底层原因包括:国庆的风险预期;9 月季度末的结算需求前期的止盈需求;不同投资者的休假需求;三季报的变化及换仓操作等等。
国庆节前后具有行情记忆。根据前述,国庆缩量反弹行情的核心变量是因为不确定性被放大,因此考虑国庆假期的长度对于行情的影响,由于国庆假期的长度普遍为8 日和10 日(仅考虑交易日的间隔),我们仅考虑三种环境8 天、10 天、8 天-24 年。(1)从走势上可以看到,8 天的样本中,节前存在一定的调整但幅度不大,而节后快速进入放量行情。与之相反,10天的样本中,国庆前后出现趋势性回落,虽然国庆后有小幅反弹但不改调整趋势。(2)从成交量变化来看,8 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