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9月28日晚,“渔乐无穷?光影同心”第十五届上海湾区海渔文化节暨“潮创集”金山文化创意集市在国家AAAA级景区——金山嘴渔村拉开帷幕。据介绍,作为上海最后一个活着的渔村,金山嘴渔村正通过创意、科技与合作,让沉睡的千年海渔文化“活”在当下,推动文旅农商体展深度融合,为长三角文旅一体化发展注入鲜活的“海渔”基因。
“非遗+”模式,让非遗“活”起来
当前,金山嘴渔村正积极构建文旅融合的生态矩阵。从“非遗活态传承”到“文旅生态矩阵”,金山嘴渔村正以“非遗+”模式打通全链条——既让非遗项目“可感知、可参与、可消费”,又通过“潮创集”文创集市、山阳田园民宿平台等载体,构建起“吃住游购娱”一体化服务体系。
活动现场,“潮创集”金山区文化创意集市正式揭牌。集市设有内外展区,集中展示金山特色非遗、各镇(园区)及文旅农商体展合作单位的文创精品,如舢板船船模、石库门黄酒咖啡、土布时装等,以及来自叶集、霍邱、普洱等地的特色产品,游客还可现场参与互动体验。?
此外,一旁的“渔味无穷”特色点心集市更是香气四溢,米鱼饼、海鲜一尺面、黄鱼春卷等20多种特色小吃,让游客切实感受到“渔味无穷”。这种“可感知、可参与、可消费”的活态传承体系,已让金山嘴渔村累计吸引游客78万人次,实现营收1.2亿元,真正让非遗“活”起来,走进大众生活。?
科技赋能,插上“数字翅膀”?
启动仪式上,时空对话《一梦千年?海渔新篇》借全息投影技术,通过千年传说“柘湖女神”与“海金鳞”的对话,串联起金山嘴渔村古今,展现渔村“靠海吃海”到“文旅兴村”的转型。从渔民出海谋生的场景,到“潮创集”非遗文创陈列的鲜活画面,这个跨越千年的渔村故事,让观众直观触摸到海渔文化的传承与蜕变。
活动现场,首部以山阳镇金山嘴渔村为背景的文旅微短剧正式开机,将渔网编织、渔歌传唱等原生态场景搬上屏幕,让更多人“云游山阳”,把山阳的故事传播得更久远。此外,金山嘴渔村还成立了短剧创作拍摄基地,进一步促进海渔文化破圈传播、多元融合。?
文旅“朋友圈”不断扩大?
渔村的?/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