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介绍:
中国广袤的县域市场,正成为汽车服务行业竞速的新赛道。
日前,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与罗兰贝格最新白皮书明确:2025年县城及以下市场洗车美容门店将迎来翻倍增长。当汽车后市场规模冲刺2万亿元、新能源车渗透率突破50%,下沉市场不再是边缘战场,而是决定行业格局的增量池。
在这轮洗牌与重构中,早已布下重兵的独立汽后龙头途虎养车(下称“途虎”)显得成竹在胸。凭借多年锤炼的标准化服务、密集的线下网络和前瞻性的新能源布局,途虎构建的“体系力”正从行业标杆,进阶为中国连锁养车应对市场裂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范式”。
下沉市场为啥“热得发烫”?需求、趋势都在“推波助澜”
县城养车赛道的火,从来不是一阵风,而是需求、行业、政策拧成的合力。
先看需求端的硬支撑:车子多了,好车也多了。截至2024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达3.53亿辆,三四线及县域市场贡献了近60%的增量;更关键的是,县域汽车平均车龄突破5年,新能源车保有量年增120%,“洗车、美容、基础维保”的刚性需求集中爆发。有从业者表示:“以前县城车主只洗不护,现在贴车衣、做内饰清洁的越来越多,新能源车车主还会问‘电池还能跑多久’。”
再看行业端的倒逼:小门店扛不住了,连锁品牌才有机会。F6大数据研究院的数据很直白:2024年54%的单体汽修店进店台次负增长,13%的门店降幅超25%;反观连锁企业,靠集采优势、标准化服务,在配件正品率、价格透明度上降维打击。“县城夫妻店连轮胎真假都难辨,更别说修新能源车三电系统了。”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吴松泉一句话点透:下沉市场的“服务缺口”,就是连锁品牌的“黄金窗口”。
还有政策与趋势的加持: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把“下沉化”列为后市场四大主线之一,各地也在推汽车后服务规范化;更关键的是新能源车“脱保潮”——2025年底超300万辆新能源车出质保期,县城市场的“三电维修、电池检测”需求要井喷。此时的县城赛道,早已不是“蓝海”,而是“必争之地”,但能吃下这块蛋糕的,得有“真本事”。
汽后头部途虎的“护城河”:不是靠开店多,而是体系扎得深
在下沉市场的竞争里,途虎作为汽后头部企业能“先发制人”,靠的不是广撒网式开店,而是多年攒下的“体系力”——这既是抵御风险的“盾”,也是承接机遇的“矛”。
首
